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Studio Work 4 B10034026 張家翎


1.
poetic vs practical

詩意可能不具意義,沒有特別的目的或是用途,甚至是抽象曖昧的,但卻能透過種種詩意的形式表達出一些意念與感受,讓主觀者自由地詮釋其所接收到的意象。


2.
poetic material






















Music Hall and House MUCA in Algueña by COR architects (連結)



















‘Hexagon’ acoustic tiles by Form Us With Love for Träullit (連結)






















3.



Active Creative Design 何桂育 (Ho Kuei- Yu ) / 帕特里斯.慕斯尼 (Patrice Mugnier) 

旅法藝術家何桂育畢業於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赴法國取得法國國立南錫藝術學院碩士文憑­與法國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碩士後研究文憑,現為法國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多媒體創作­研發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其創作與研究方向為數位藝術領域的新表現形式所引起參觀者的感­知與媒材的革新開發與利用。並不定期為國內雜誌期刊撰寫有關歐洲藝文設計相關新聞,曾­出版《婊子日記》(布克文化)與《柏林玩設計》(時報出版)。 

帕特里斯.慕斯尼為法國數位影像導演及網路數位藝術家,現為法國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 (ENSAD) 創作與革新研究中心即時影像小組負責人與 qub studio 創辦人,並曾任教於該校碩士後研究「視覺特效與影像合成」小組。擁有建築師背景的帕特­里斯.慕斯尼,曾執導亞洲 MTV 台、法國第三電視臺廣告短片、法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建築影片、音樂錄影帶及個人影片創­作。


拉斐爾.伊斯丹 Raphaël Isdant( 聲音創作 ) 

拉斐爾.伊斯丹畢業於法國第八大學當代藝術和新媒體研究所,目前為巴黎第八大學教師,­教學領域為 3D 與互動科技。 

拉斐爾長期致力於互動科技和聲音藝術創作,研究方向主要為參與性聲音裝置工具和介面之­限制,他曾為法國 Alligre FM 廣播節目規劃設計出一套名為「 ZAPPEUR 」的聲音操作系統。 


 "poetic" quality of design

作品名稱:《三重奏 1 號》 Terzetto No.1 
作品類別:互動裝置作品 
創作概述: 
將詩篇中各個詩句拆解開來,經由不同的排列組合,創造出更多可能性,這個構想是源自於­歐洲 60 年代重要的創作活動- OULIPO 。法國劇作家及詩人雷蒙.格雷 (Raymond Queneau) 將十首押韻的十四行詩切開,重組後變成一百兆首詩 ( 十的十四次方 ) ,於 1961 年出版了「一百兆首詩」 (Cent mille millards de Po è mes) 。 

源於「一百兆首詩」的構想,創作者將「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中詩人的詩篇拆解成條列­詩句,投影在展間牆上,背景搭配台灣景觀在 24 小時內所呈現的光影變化。當參觀者進入展間時,看見的是牆面上條列組合成的完整詩篇,­觀者順著牆面前的感應區移動腳步的同時,詩句開始變換,不同詩篇中的詩句開始錯置排列­、重新拼貼組合,背景的景觀也隨著詩句改變出現光影變化,參觀者在這種光影文字的交織­變化中,體會出詩的不同意境和多重變化的可能性。 

當無人進入互動感應區時,每首詩將依序完整投影出,參觀者仍可在一旁細細賞讀詩文。


作品名稱:《三重奏 2 號》 Terzetto No.2 
作品類別:互動裝置作品 
創作概述: 
從一個字看一首詩,就如同從一粒沙窺探整個世界,文字的奧妙和魔力就在於此。創作者以­這樣的概念為發想,將展間打造成如同繁星滿空的奇幻空間,當參觀者進入黑暗的展間時,­映入眼簾的是散置在牆面上無數的閃爍光點,每個光點都是一個關鍵字,背後隱藏著不同的­詩篇,這些詩是擷取自「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詩人的作品,當參觀者觸摸到某個光點時­,散置於牆面的字會驟然匯集成一首完整的詩,彷彿散落一地的沙粒忽然聚集成塔一般。 

這項有趣的互動式裝置作品,可以同時讓許多參觀者共同使用,它就像魔法遊戲一般,觸摸­這些光點就能召喚出完整的詩篇,在繁星聚集幻化轉變之時,瞬間讓觀者進入充滿詩意的空­間氛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